银行跨界电商、电商跨界快递、家电业跨界房地产、餐饮业跨界能源、饮料业进军零售、钢铁跨界农业、文化跨界金融、IT的种起了蓝莓、就连造航母的也玩跨界造吸管了……这年头真是“一切皆有可能”。跨界者,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势,从一个领域迅速进入到另一个领域。当跨界成为潮流,多数跨界者都抱有这样一种心态:成不成吧,先“跨”出一步再说。
跨界转型 几家欢喜几家忧
今天,跨界已经成为国际潮流的词语,从而引导跨界合作的不断广泛和深入,从传统到现代、从东方到西方;从硬件到软件、从有形到无形,跨界博采众长,凝聚成自身独特优势,其杀伤力所向披靡。跨界者,有成功也有失败。但是成功跨界的企业,都与其自身优势主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云南白药集团从医药产业跨界至日化产业,打造出一个大健康事业集团,是中国药企成功跨界转型的经典案例之一。
2004年,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云南白药遭遇市场被西药吞噬的危机,云南白药开启了中药与现代日化产品的联姻之路。云南白药选择了将中药嫁接到材料科学上,把创可贴、牙膏等产品赋予云南白药的特殊价值,以比普通牙膏贵三倍的功能性牙膏为卖点,在中国牙膏市场高度垄断、寡头竞争的情况下,从联合利华、宝洁等全球巨头那里虎口夺食。从2004年试销到2008年短短5年间,白药牙膏销售总额已突破11亿元。2008年,云南白药牙膏进入全国牙膏市场销售额前5名,在部分城市仅次于佳洁士和高露洁,排名第三,成为连锁大卖场、专业卖场等现代渠道的******民族品牌,也是功能性牙膏的************。在诸多药企面临产业转型难的大环境下,2011年底,云南白药集团凭借以云南白药牙膏为代表的转型产业带动,集团从医药产业跨界至日化产业,实现完美的跨界转型。
跨界转型成功者有之,失败者也不计其数。2012年以来,多家快递企业跨界玩电商相继落败。2012年7月,申通快递联合第三方共同成立的电商平台“爱买网超”上线,以食品日化为主,首期投资2000万元;更早时候,圆通也曾经建立专注于销售农产品的“圆通新农网”;中国邮政与TOM集团则联合推出了以线上网购和线下零售相结合的邮乐网。目前这些网站的知名度和业务量都还不够,多数惨淡经营,巨额投资难以回收。申通快递旗下电商平台“爱买网超”已经无法访问,上线不足两月,同年9月19日关闭了运营,宣告失败;顺丰快递旗下“顺丰优选”销量也不尽如人意。虽然这些平台都有着自己的定位,但经营的效果却并不乐观。真应了马云这句话,“很多人都以为把线下的东西搬到线上就叫电商”,所以有此想法的企业注定会败得很惨。
云南白药的跨界成功的要素之一在于他掌握了先进的制药技术,并且能够把自己在制******面的先进技术运用到跨界的产品中,从而让消费者对其信任,***终走向成功。众快递企业涉水电商失败也有其中的原因,快递企业不具备电子商务经营的经验,普遍玩不转电子商务,从而面临进退两难的窘境。电子商务行业和快递行业虽然关联性强,但商业模式的核心差别很大。电子商务对供应链、投资额、销售推广、客户维护等方面要求很高,这是快递企业难以复制的。由此看来,成功的品牌跨界创新是基于一个独特的核心价值,再以自身品牌的“核心价值”为核心理念打造跨界产品,制造出全新的细分市场。因此,只有找到共性和包容力,企业跨界才能够成功。
跨界有风险,转型需谨慎
近两年,不少企业跨界进入其他行业,甚至有企业摒弃自己的主业而投身其他行业。跨界看起来很美,但却很少有人真正能驾驭它。跨界,不是简单的复制、嫁接,而是企业竞争与品牌跨越的大智慧,它包括从品牌战略到研发、传播、营销执行的系统化内容。跨界有风险,特别要提防盲目跨界、跟风跨界、无序跨界。不能因为随波逐流,看见什么赚钱就一窝蜂地转进那个行业,跨界还得量力而行。
所谓隔行如隔山,跨界经营遇到******的问题莫过于对新从事行业的不熟悉。尽管制造行业都会有一定的共同点,但不同的制造行业的差异性也很大,每个行业的新产品开发、渠道建设、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同。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必须得重新学习和积累,人才、观念和管理上能否同步实现“跨界”也是企业需要慎重考虑的。企业想要成功跨界,需要依托自身优势产业,首先要在业务层面以相近为要求,渠道不发生本质改变,从而降低重新建立销售模式和重新建立销售体系的难度。为保证跨界的经济合理,寻找市场机遇时,不妨从行业上下游的相关性来切入,或是渠道相关,或是产品相关,而供应链之外的环节就应当审慎进入。然而,无论如何,跨界到新的行业时,如何找准定位,如何提高市场份额,如何进行品牌塑造等,都是企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。
此外,跨界经营本身没有问题,问题在于一些试水跨界经营的企业,并没用心去做品牌与产品核心内涵的规划梳理,继而形成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品牌表述及文化内涵,只是在做产品的简单添加。同时,跨界经营还必须有一个前提,即拥有自己强势品牌的承载,跨界经营只是属于“强者的游戏”。
近两年,不少普磨企业纷纷向超硬领域转型,虽然同属研磨范畴,但在技术、市场等方面还是有很大差异,需认真权衡企业的技术实力及资金实力,跨界转型,还请量力而行。
|